哈匹领投
S基金中国10强机构 |
打造S基金第一品牌 |
摘要
一、股权投资周期祥述
二、股权投资七种退出
考虑到很多人对退出已经有概念了,因此放在第二部分,就当做附录备查。
1 股权母基金投资周期详述
在日常沟通中,发现对股权投资周期的咨询频率最高。因此今天重点跟大家说说股权投资周期的问题,也说说其中股权母基金投资周期的特别优势。
为什么大家对周期这么关注?大致有几个原因:1.以前接触少,没什么概念;2.和固定期限的不同,股权投资没有确定退出时间
针对当前哈匹高端股权母基金的几个特点:
1.二手尾盘子基金为主,全新子基金为辅;
2.VC股权为主,天使、PE为辅。 以及股权即退即分的特点。
3.母基金投5-10个子基金,每个子基金一般包含20-70个项目不等,合计200个项目左右,组合样本充分。
母基金投资周期大致可以如下参考:
1)1-3年可能陆续有分配,举例:哈匹七号封闭后第1年,回款9次,合并分配6次。
2)4-6年大概率回完本金,举例:哈匹七号某子基金,可看出其回本加权时长为4.6年
3)8-10年收尾退出最后一个项目
下图是对中国129个过往基金的统计。
在此基础上,因为哈匹主攻二手/尾盘,相应时间会提前1年左右。
同时,图中是在没有科创板的时代的数据,科创板退出之后会产生两大影响:
1)直接加速科创类退出
2)间接加速其它类退出,因为科创板板的退出,会倒逼创业板、中小板、主板加速向注册制、类注册制方向发展,全力推动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倾斜。
再说投资周期之前,不得不说的,首先是股权投资有哪些退出方式,因为只有退出了,才能分钱。股权投资大部分都采用即退即分的模式,即有一个项目退出则分配给大家。所谓退出就是把股权卖给别人(个人或公司)后换出白花花的银子。
退出主要有七种方式:
1)IPO新股上市;2)借壳上市;3)并购(被其他公司收购);4)新三板(目前主要可归类为转让,因为大多流动性不好,但和普通转让有突出进步、更广为人知了);5)股权转让;6)回购;7)清算
每种方式的详细含义,详见本文第二部分:股权投资七种退出。
究竟选择哪种方式,是基金管理人投后两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帮助长大、适时退出。因为一个基金最后好不好,衡量的指标不是赚了多少钱,翻了多少倍,而是年化收益率是多少,股权基金业绩好坏与业绩提成通常用IRR衡量(内部收益率,可以简单理解为复利),因此还要和时间赛跑。大家可以简单理解,1年翻倍,和7年4倍,肯定前者好。所以即时某个股权以后上市的概率很大,有时也不必等到上市才退出。因此股权投资的最重要的目标不是上市,而是适时退出以获得最高IRR(年化收益率)。
有了上面的理解,大家就容易理解未必越早的投资如天使VC就一定退出慢。不过相比Pre-IPO,大概率是要更慢,但不是一定更慢,有的Pre-IPO也有折腾四五年才上市,甚至最后没法上市的,案例很多。
好了,那么大致清楚退出后,看几类股权基金通常会怎么描述基金周期:
早期(天使、VC):通常会写7+2年
成长期:5+2年,
成熟期:3+2年
混合型:含早期、成长期、成熟期,5+2+2年
以上都是指一手私募股权基金,如果是二手基金,则会相应提前。
那么股权母基金,通常上面几种类型都会包括,也含二手的。因此它的投资周期是上述时间的一个组合。
上面描述的时间长度是基金管理人按照一个企业成长的周期和他们过往的经验,从而设定的。
这好比养猪,大家通常理解养大后杀猪卖猪肉,但市场上也有卖猪苗(猪仔)的,也有长成半大卖掉的,有职业化中间卖掉的,也有着急用钱中间卖掉的,这就是市场。
实际场景中,
越优秀的机构会越保守(告诉大家长点儿、降低期望),不希望到期时,你整天催他,它的投资者也是相对成熟的,知道大致情况。
越不优秀的机构,会越激进(告诉大家短点儿、怕你觉得太长不愿投),到期没法退出时,再跟你沟通这、沟通那的,没办法,他的投资者不多、不成熟,这招得用上,但常常会被我们这样的老司机识破其意图:)
特别重要的、也是希望大家真实理解的是
无论写多少年,5年、7年,比如说个7年的吧
1.并不意味着7年一定能全部退出,但大部分会退出
2.也并不意味着第7年前一分钱回款都没有。
3.项目数越少的基金,其不确定性越大
4.项目数越多的,则东方不亮西方亮,陆陆续续有退出
5.母基金含10-20个子基金,合计包含项目100-200个,那么就更平滑地有陆陆续续退出。
比如我们即将起航的股权母基金,已投的一个子基金,根据管理人的介绍,其中一个项目非常大可能年底按3倍退出1半,那么这个估计是这个母基金的第一笔退出,如果算算时间,第一笔回款估计在母基金成立的半年之后。
所以,如果对流动性、也就是时不时想看到一些喜讯的,最好的方式是选择母基金做股权投资,否则单个股权基金的退出不确定性比较大,有的5年可能没有一个退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的体验是不好的,只适合超大投资者,如上市公司、保险资金。但退出慢的未必最后收益不好,甚至个别的爆发力特别强,比如阿里巴巴,软银投资15年后上市,上市后软银还猫着不肯出来呢。
2 股权投资七种退出
中国股权投资历经20余年的蓬勃发展,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6万亿元,每年投资项目数量近万个,投资金额超4500亿元。虽然主板、新三板、注册制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完善,但退出依然是国内各大投资机构最为棘手的难题。
所谓退出是指股权投资机构或个人在其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将其持有的权益资本在市场上出售以收回投资并实现投资收益的过程,退出也是股权投资的终极目标,更是判断一个投资机构盈利指标的重要参考,常见的退出方式主要有IPO、并购、新三板挂牌、股转、回购、借壳、清算等。那这些退出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
图1 2016上半年退出方式概览
根据已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投资机构完成退出交易2053笔,其中新三板挂牌1644笔,占到退出的80%;并购150笔,在数量上首度超过IPO,占比7%;通过IPO退出的交易为146笔;而通过回购、借壳等方式退出只占所有退出数量的2%。现在证监会的政策提速IPO,那么这个比例可能会提高,是股权投资的利好消息。
1、IPO上市,大家最喜欢的
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也就是常说的上市,是指企业发展成熟以后,通过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使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实现增值和退出的方式,企业上市主要分为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境内上市主要是指深交所或者上交所上市,境外上市常见的有港交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等。
图2 投资机构支持上市企业数及融资额
2016年上半年国内上市企业达61家,全球范围内总的有82家中国企业上市,居全球之首,而股权投资机构支持上市的企业为48家,实现退出的机构有146家;而在2015年,股权投资机构支持上市的企业多达172家,实现退出的机构有580家。
在证券市场杠杆的作用下,IPO之后,投资机构可抛售其手里持有的股票获得高额的收益。对企业来说,除了企业股票的增值,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对企业良好经营业绩的认可,可使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
虽然股市飙升的股价和更高的估值引发了公司的上市热潮,但就境内IPO而言,证监会放慢了上市公司的批准速度,再加之高标准的上市要求和繁杂的上市手续,还是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IPO固然是好,但相比其他退出方式,IPO对企业资质要求较严格,手续比较繁琐,IPO成本过大,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企业IPO的成本均价为4500万。而且IPO之后存在禁售期,这加大了收益不能快速变现或推迟变现的风险。
2、并购退出:未来重要退出方式
并购指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或资产,从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购主要分为正向并购和反向并购,正向并购是指为了推动企业价值持续快速提升,将并购双方对价合并,投资机构股份被稀释之后继续持有或者直接退出;反向并购直接就是以投资退出为目标的并购,也就是主观上要兑现投资收益的行为,按现在的情况看,有些并购案是不得已而为。
图3 并购案例数及并购金额
通过并购退出的优点在于不受IPO诸多条件的限制,具有复杂性较低、花费时间较少的特点,同时可选择灵活多样的并购方式,适合于创业企业业绩逐步上升,但尚不能满足上市的条件或不想经过漫长的等待期,而创业资本又打算撤离的情况,同时,被兼并的企业之间还可以相互共享对方的资源与渠道,这也将大大提升企业运转效率。
通过并购退出的缺点主要在于其收益率远低于IPO,退出成本也较高,并购容易使企业失去自主权,同时,企业还要找寻合适的并购方,并且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对公司进行合理估值等也存在不小挑战。
2016年上半年并购退出首超IPO,未来将会成为重要的退出渠道,这主要是因为新股发行依旧趋于谨慎状态,对于寻求快速套现的资本而言,并购能更快实现退出。同时,随着行业的逐渐成熟,并购也是整合行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
3、新三板退出
新三板没有到达高流动性的预期,貌似大家嗤之以鼻,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他至少起到了展厅的效果,真正好的企业,对交易还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新三板全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目前,新三板的转让方式有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两种。协议转让是指在股转系统主持下,买卖双方通过洽谈协商,达成股权交易;而做市转让则是在买卖双方之间再添加一个居间者“做市商”。
2014年以前,通过新三板渠道退出的案例极为稀少,在2014年扩容并正式实施做市转让方式后,新三板退出逐渐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近两年来,新三板挂牌数和交易量突飞猛进,呈现井喷之势,2016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7685家。新三板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最便利的市场,为什么新三板退出这么受欢迎呢?
相对于其他退出方式,新三板主要有以下优点:
其一,新三板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且发展非常快;
其二,新三板市场的机制比较灵活,比主板市场宽松;
其三,相对主板来说,新三板挂牌条件宽松,挂牌时间短,挂牌成本低;
其四,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但是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退出价格却一直饱受资本市场诟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投资者门槛过高、做市券商的定位偏差、做市商数量不足、政策预期不明朗等造成。关于增加做市商、扩大做市商范围等改革措施未来仍有完善空间。
对企业来说,鉴于新三板市场带来的融资功能和可能带来的并购预期,广告效应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等,是目前中小企业一个比较好的融资选择;对机构及个人来说,相对主板门槛更低的进入壁垒及其灵活的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制度,能更快实现退出。
4、借壳上市:另类IPO
所谓借壳上市,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操作手段。
虽然机构可利用自身资源帮助被投资公司寻找合适的“壳”,使其上市后在二级市场套现退出。今年上半年,成功通过借壳退出的机构仅仅只有两家。
相对正在排队等候IPO的公司而言,借壳的平均时间大大减少,在所有资质都合格的情况下,半年以内就能走完整个审批流程,借壳的成本方面也少了庞大的律师费用,而且无需公开企业的各项指标。
但是借壳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问题,诸如:滋生内幕交易、高价壳资源扰乱估值基础、削弱现有的退市制度等。2016年上半年证监会监管不断趋严,尤其在中概股回归热潮下,对“壳资源”的炒作引起了证监会的极大关注。
证监会于6月17日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重组办法继2014年11月之后的又一次修改,旨在规范借壳上市行为,给“炒壳”降温。国家监管政策的日趋完善和壳资源价格的日益飙升也导致借壳上市日渐困难。
5、股权转让:快速退出方式
股权转让指的是投资机构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套现退出的一种方式。常见的例如私下协议转让、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即四板)公开挂牌转让等。
2016年上半年股权投资机构通过股权转让退出的交易有35笔,而在2015年,全年退出交易达到450笔。
就股权转让而言,证监会对此种收购方式持鼓励态度并豁免其强制收购要约义务,虽然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的公众股不仅可以达到并购目的,还可以得到由此带来的价格租金;但是在股权转让时,复杂的内部决策过程、繁琐的法律程序都成为一个影响股转成功的因素。而且转让的价格也远远低于二级市场退出的价格。
6、回购:收益确定的退出方式
回购主要分为管理层收购(MBO)和股东回购,是指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从直投机构回购股份。
总体而言,企业回购方式的退出回报率很低但是稳定,一些股东回购甚至是以偿还类贷款的方式进行,总收益不到20%。故而上半年通过回购退出的交易只有7笔。
回购退出,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保持公司的独立性,避免因创业资本的退出给企业运营造成大的震动,企业家可以由此获得已经壮大了的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同时交易复杂性较低,成本也较低。
但是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创业资本通过管理层回购退出的收益率远低于IPO方式,同时要求管理层能够找到好的融资杠杆,为回购提供资金支持。通常此种方式适用于那些经营日趋稳定但上市无望的企业,根据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创业投资公司向被投企业管理层转让所持公司股份。
7、清算:走不愿意看到的方式
对于已确认项目失败的创业资本应尽早采用清算方式退回以尽可能多地收回残留资本,其操作方式分为亏损清偿和亏损注销两种。近五年清算退出的案例总计不超过50家。
清算是一个企业倒闭之前的止损措施,并不是所有投资失败的企业都会进行破产清算,申请破产并进行清算是有成本的,而且还要经过耗时长,较为复杂的法律程序,如果一个失败的投资项目没有其他的债务,或者虽有少量的其他债务,但是债权人不予追究,那么,一些创业资本家和企业不会申请破产,而是会采用其他的方法来经营,并通过协商等方式决定企业残值的分配。
破产清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优点是尚能收回部分投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意味着本项目的投资亏损,资金收益率为负数。